找到相关内容743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照破山河万朵

    点时突然破壳的,因此不一定是如玄沙师备般“携囊出岭,筑著脚趾,流血痛楚”,更不一如俱胝和尚以刀断其徒之指而令其开悟般的峻烈,它只是“时间到了”。  让时间到,行者的功夫是因,时节因缘是缘,过度...

    林谷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640993.html
  • 以出家僧众为佛教重心的传统能继续维持吗

    言:「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在家能行,如东方人心善;在寺不修,如西方人心恶。但心清净,即是自性西方。」致使一般自视较高的居士,不愿向僧众稽首顶礼,自称弟子。另外,根据净土教典,往生西方不一...不必为将来谁是佛教的重心而争论、担心,但看我们僧众对未来社会的前瞻和因应,能否掌握住不变随缘的方向而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3143397.html
  • 难舍能舍之道

    我也要很和气的跟他相处,好言的相劝。”  反过来说,别人对我们不客气的地方,我们就当作没这一回事,不去计较,像一阵风过了就算了,这样的话,处处就能跟人结善缘,虽然大家不一成为很好的朋友,可是至少...物品、分数;争意见,你对、我对;争谁讲的好,谁讲的不好,大家多生多劫难得才相聚在一起的善缘,就因为这一点点小事情,最后如果落得相恨而别  ,变成了恶缘,实在是划不来。  大家首先常常去思考“自己是不是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249177.html
  • 台湾佛教教育

    非信仰佛教不可,而是以落实生活教育、人文关怀为主要方针,希望在办学过程中,不但对学生,也对社会大众传达佛法的精神理念。圣严法师指出:“不一他来信仰,即使他不信仰,佛教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0652259.html
  • 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?

    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?   闭关,又称掩关,这名词和风气,在印度并没有,在中国也一直到元朝之后,甚至到了明朝,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。因此可说,大修行人不一闭关;相反的,闭关者也不一定是大修...。比如,孟子所说:「达则兼善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。」这就很类似佛教所说的大修行者的襟怀和风光。因此,大修行者可以掩关,也不一定非经过闭关的形式和过程不可。如果因缘许可、事实需要,闭关的确也是摆下杂务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1756166.html
  • 传统佛教道场山门的用意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觉门 正门 净门   ‘觉、正、净’三门,‘觉门’上根利智之人才能契入;若不是上等智慧,无法...阿弥陀佛’修清净心,能往生、不退、成佛。譬如,一个讲堂有三个门,在门外看是不一样,进了门就一样。由此可知,无论从那个门进来都相同,所以契入之时,觉正净必同时得到、同时具足。往生净土即是契入佛境,这个方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3259000.html
  • 出家制度引误解:学佛灭人类 出家享清闲

    的消费者,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。不知人不一从事农、工、商的工作,当教员,新闻记者,以及其他自由职业,也能说是消费者吗?出家人不是没有事做,过着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进,所做的事,除自利而外,导人向善,重...教学生,哪里教人人当教员去,那岂不成了教员的世界吗?  学佛的有出家弟子,有在家弟子,出家可以学佛,在家也可以学佛,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,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,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出家,绝不因大家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10663565.html
  • 汉传佛教放生的起源与仪规

    万不可限定时日,以免有人专门于此日前大量捕捉生灵;第三,放生无定处,即不要受仪规的束缚,遇有特殊情形,即可随处放生,只要称念佛号加以接引即可,不一举行完整的仪式。 ...慈济法门”,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,为天子祝圣。天圣三年(公元1025年),四明知礼亦奏请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会,并撰<放生文>以其仪规。此后,放生习俗彻底佛教化了,并经久不衰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566289.html
  • 出家众的素质教育

    拥有的人生观、社会观和价值观。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修行,不一出家,在家也一样可以修行。但如果佛法久住、续佛慧命,那就非一个持戒清净的僧团了。   我们在学习世间的文化时,我们也深入经藏。从教理典藏中,从善知识身上学习佛法能够智慧如海。总之,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修行,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,勇猛精进。   我们努力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,也注重僧团里和合。哪怕一个人修行再好,再勇猛精进,没有一个...

    仁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874832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:修道这件事,暂时不在,如同死人。

    十恶,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,智种灵苗,就顺利长成,以致结果。 修行在动用中修,不一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; 在四威仪中,以戒定慧三学,除贪嗔痴三毒,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,不许它犯人苗稼。 美女在前...虎狼蛇鼠,都安身住处,羽毛为衣,也饮食。 衣食住三事,本是苦事情,为佛弟子不要被它转。 佛初创教,比丘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虽减轻了衣食住之累,但还是离不了他。 现在时移世易,佛弟子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2176137.html